今天是:
全文检索组件异常,错误标识码BhT59, 请查看错误日志

学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教育 >> 正文

文学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线上学习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加强党员理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月16日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线上第六次理论学习活动。

学生党支部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化新篇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化现代化思想”等主题开展学习,学习采取领读、心得交流、支部总结等形式进行。

学生第一党支部李诗怡同学学习交流心得谈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可能拥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

学生第一党支部范钰晗同学学习交流心得谈到: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广大党员也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学生第二党支部林津羽同学学习交流心得谈到: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把握好历史责任和使命任务、统一思想和守正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系,认真研究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好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学习领会这一重要内容,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需要把握好历史责任和使命任务、统一思想和守正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系,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学生第二党支部唐乙雯同学学习交流心得时谈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好家园的重要号召,必将引领各地区各部门保持战略定力,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重大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既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又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举措,必将指引我们在新的赶考路上不断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研究生党支部曾烨同学学习交流时谈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很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逻辑”辩证统一的产物,既始终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什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这就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通过本次的理论学习活动,学生党员进一步加强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明确奋斗目标及方向,未来将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学细悟、勤学多练,奋力在奔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谱写新篇章。


上一条:赋能助成长,倾心育桃李——文学院召开“转作风 强能力 提素养”培训工作会议

下一条:文学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线上学习活动